最早參加世博會的中國“神秘人物”

1851年倫敦萬國工業產品博覽會開幕儀式上有一位嘉賓身著清代朝服(英國畫家塞魯斯繪)。

這是一張收藏在倫敦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中的油畫,描繪的是1851年萬國工業產品博覽會(世博會前身)開幕式的場景,其中在顯著位置分明畫有一位身穿清代朝服的清朝官員,而且創作這一作品的英國畫家塞魯斯還專門為這位名叫“希生”的受邀中國嘉賓畫了一張肖像畫。

1851年萬國工業產品博覽會的邀請國家之列中,並沒有大清政府,但當時的英國《倫敦新聞畫報》卻連續多期報道了一位來自中國的“神秘人物”———廣東老爺希生。

這位“希生”是何許人也,他又是怎麼出現在1851年萬國工業產品博覽會開幕式現場的呢?

第一次鴉片戰爭讓清朝水師領教了英軍“堅船利炮”的厲害,於是便在戰后用經過改進的新式兵船逐步更換了在戰爭中被証明是操作笨拙、行駛遲緩的那些舊式兵船。

英軍方面自然千方百計想要了解這些新式兵船的秘密所在,所以有幾位英國人經過了各種艱難曲折,喬裝打扮,混入了廣州城,買通了當地的一位四品官員,以后者的名義買下了一艘相當於最高等級新式兵船的平底帆船,並以迂回的方式將其秘密地運到了香港。因為大清律法嚴禁將中國船隻售予外國人和擅自出公海,違者問斬。

據《倫敦新聞畫報》的報道,這位名義上作為船主的清朝四品官員,就是所謂的“廣東老爺希生”。

1846年12月6日上午,“耆英號”在歡送的禮炮中從香港出發,《倫敦新聞畫報》對它的行程進行了詳細的報道。

經過了一段還算平靜的航行之后,“耆英號”於1847年3月31日繞過了好望角,並且遇上了一場猛烈的海上颶風。在這場颶風中,就像在其他場合一樣,“耆英號”証明自己是一艘出類拔萃的海船。它於4月17日到達了聖赫勒拿島,當地的英國總督、海軍司令和島上的幾乎每一個人都來參觀“耆英號”中國兵船。

在離開聖赫勒拿島之后,“耆英號”的船長原來准備直接抵達倫敦的,但由於遇上了逆風和海流,它偏離了航線,朝美洲方向駛去﹔當船員們在長途航行中發現食品和飲水的供應短缺之后,開始變得牢騷滿腹,幾乎釀成了騷亂。於是船長凱利特決定將船駛往紐約。

“耆英號”在紐約一大群海船編隊的旗幟和禮炮聲中緩緩地駛入了港口。紐約市民渴望參觀這艘船的心情非常的強烈,在“耆英號”抵達紐約后的這些日子裡,每天都有7000-8000人次登船參觀。

“耆英號”接著訪問了波士頓﹔從那兒它於第二年2月17日出發前往倫敦,並於3月15日抵達了澤西島的聖奧賓海灣,這個時間甚至比美國定期郵輪跨越大西洋的時間都更短。在跨越大西洋的途中,它遇上了暴風雨頻發的天氣,使得船體受到了輕微的損壞。

最后,這艘平底帆船到達了格雷夫森特,在那兒被重新油漆,並在幾天之后到達布萊克沃爾,在那兒停泊,並向喜歡看熱鬧的倫敦市民們公開展出。

維多利亞女王和艾伯特親王也在威爾士親王、公主和普魯士王子的陪同下參觀了這艘帆船。女王一行受到了東印度公司職員們和“耆英號”上的中國船員們的熱烈歡迎。

在船長的陪同下,皇室成員們參觀了該船的交誼廳和艉樓。女王在艉樓上接受了成千上萬名圍觀者的雷鳴般歡呼。女王在離開之前向凱利特船長表達了她從參觀中得到的極大樂趣。

為了表達參觀“耆英號”的謝意,以及出於大英帝國的實際利益,維多利亞女王邀請“耆英號”名義上的船主,字號“希生”的“廣州老爺”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1851年倫敦萬國工業產品博覽會開幕儀式。

目前國內幾乎所有的相關報道均千篇一律地引用《匹茨菲爾德太陽報》上的一段描述,大肆渲染在1851年倫敦萬國工業產品博覽會開幕式上,希生如何“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突然從貴賓的行列中走到維多利亞女王面前,“優雅地向女王行了禮”。

我實在看不出這有什麼值得國人感到驕傲。固然,我們不必避諱這位流亡英倫,見証了首次世博會的中國人希生,但這畢竟是一頁令中國人感到屈辱的歷史,翻過去也就罷了。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